综合治理流动性过剩,抑制通货膨胀
金李  李山
  2014年04月02日14:09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虽然人们可以指出导致我国目前房市、股市价格偏高和食品价格上涨的种种结构性原因,但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所言:“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只能是货币现象”,问题的根源在于流动性过剩,即经济系统中的货币流通量过剩,造成过量的货币追逐某些商品,使其价格大幅上涨。

    目前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是我国所采取的产业政策、增长模式、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外出口的拉动,由此产生的高额外贸顺差使外汇(主要是美元)大量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稳定汇率,发行基础货币(即央行发行的人民币)购买市场上过剩的美元,其结果一方面是外汇储备的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是基础货币的迅速增加(仅 2007年前三季度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就导致央行多发行基础货币 28190 亿元)。虽然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央行票据(央票)回购人民币,但由于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购买央票意愿的限制,不能发行足够的央票 “冲销” 所有多余的人民币(2007 年前三季度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加上提高准备金率,也只回收了约 20000 亿元),结果使金融系统内的基础货币增加,再通过银行系统的放大作用(即所谓“乘数效应”)使我国经济系统中的货币流通量大幅增加,导致流动性过剩。

    这一状况在过去两年里进一步恶化。迫于国际上(主要是美国)的压力,我国采取了更加有弹性的汇率政策,但这种“弹性”并不是有升、有降的弹性,而是人民币单向升值。这给境外投机者创造了一个只赚不赔的套利机会,大量投机“热钱”通过种种合法与非法的渠道进入国内,使外汇供应量大幅增加,从而使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发行量加速增长,流动性泛滥,造成股市、房市泡沫和食品通胀。资产迅速涨价又进一步刺激了“热钱”进入中国,雪上加霜。如果我国继续实行目前的升值政策,“热钱”将继续寻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涌入,政府采取的任何反通胀措施最后都将失败。

    针对这一情况,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提出了让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政策建议。他们以为通过迅速(甚至“一步到位”)让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 10~15%,使人民币汇率达到市场“均衡水平”(实际上是美国要求的汇率水平),市场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消失,“热钱”就会停止流入中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与此同时,进口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下降,有利于控制国内的物价水平。

    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建议是短视而有害的。首先,汇率政策的大幅度调整可能带来国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更重要的是,政府如果采取这一汇率政策将从根本上损害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目前的全球经济竞争中,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管理,而是廉价劳动力。人民币的进一步大幅升值,将使大批外向型企业失去国际竞争力甚至倒闭(在目前美国经济疲软的外部环境下,这一政策尤其不合时宜),大批来自农村的工人将失业,被迫回到乡下务农。这种通过背离我国长远发展目标(农村城市化)追求短期经济平衡(控制热钱和通胀)的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有人说这正是迫使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机会,可以让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越南等经济上比中国更落后的国家,从而我国可以集中发展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的行业,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这种说法不符合中国当前经济的状况,是不切实际的“产业大跃进”。 近年来国外媒体“吹捧”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强国,甚至说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经济实力就可以超过美国。国内有人也跟着头脑发热,殊不知这实际上是“捧杀”。事实上,由于目前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仍弱,在失去出口拉动后,我国只能靠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这又势必象过去一样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包括产能过剩,致使产业结构更加不合理,埋下更大的经济隐患。

    因此,我国目前汇率政策的正确选择应当是停止人民币大幅升值,从而保持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消除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套利的动机,从源头上防止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进一步恶化,降低通胀压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让人民币汇率基本维持不变,或小幅升值(每年不超过 2-3%,即控制在出口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率提高能够消化的范围内),同时增大不可预测的波动性(汇 3率有升、有降)等技术手段使投机“热钱”知难而退。以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规模,我们完全有能力用市场手段维护人民币值的基本稳定。与此同时,中央政府清楚而坚定的政策目标又可将市场干预的成本降到最低。

 

来源:人民网-英国频道 (责编:张茜、李倩)



打印文本   我要纠错  查看留言   强国社区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