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習近平訪英之行的精辟之語【4】

2015年10月26日09:15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10月18日,習近平接受了路透社採訪。

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努力,不是想成為所謂的“世界警察”,更不是要取代誰。

習近平在談及未來10年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角色變化問題時,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努力,不會成為所謂的“世界警察”。

習近平強調,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將是世界和平的維護者、共同發展的促進者、國際合作的推動者。我們歷來主張,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人民自己決定,世界上的事情要由世界各國人民商量決定。中國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中國已經多次宣布,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

亞投行是一個國際性的金融機構,其規章制度和運作要由各成員國協商決定,並不是中國一家說了就算的。

習近平在談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運作透明化及高標准管理時,習近平主席表示,亞投行不是中國一家說了算,中國將與各國一起將亞投行打造成專業、高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台。

中國贊成亞投行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經驗和做法,在治理結構、業務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堅持國際性、規范性、高標准,確保專業運營、高效運作、透明廉潔,同時還有所突破和創新。比如,在治理結構上,亞投行按照多邊開發銀行的通行做法,設立理事會、董事會、管理層三層管理架構,還根據透明、公開、獨立、問責的原則建立了銀行監督機制。協定中明確寫入了“公開、透明、擇優”的遴選管理層原則,是一項區別於現有主要多邊開發銀行章程的創新之舉。又比如,亞投行項目採購面向全球所有國家,不局限於成員國,這同其他一些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不同。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

習近平在談及碳排放和氣候問題時,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願意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年底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如期達成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協議。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造成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不同,發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異。就像一場賽車一樣,有的車已經跑了很遠,有的車剛剛出發,這個時候用統一尺度來限制車速是不適當的,也是不公平的。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多作表率,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各自能力等重要原則,也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願。

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不是說發展中國家就不要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了,而是說要符合發展中國家能力和要求。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2014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國家自主貢獻,這既是著眼於促進全球氣候治理,也是中國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為實現公約目標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中國宣布建立規模為200億元人民幣的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

 

 

(責編:張瑞琦、燕勐)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
  5.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