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明確規定廣告時長
印度中央統計局今年所發布的報告稱,截至2012年3月31日,印度擁有電視機的家庭已達到了1.48億戶,有線電視用戶也達到了9400萬。電視機的日益普及帶動了電視廣告業的蓬勃發展。
在印度,打開電視,五花八門的廣告就會扑面而來。從驅蚊噴霧到洗發香波,從淨水裝置到世界名車,此起彼伏的印式英語腔調、健康靚麗的寶萊塢明星,烘托出了印度電視廣告業的欣欣向榮。
印度廣告標准理事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印度廣告市場份額約為3080億盧比,其中電視廣告為1220億盧比。
電視廣告業的繁榮也導致了它的無序瘋長,廣告數目激增、時間拉長,其他正常的電視節目時間受到擠壓,播出時間嚴重縮水,這也引起了觀眾的強烈不滿。
2012年3月,印度電信管理局發布了關於電視廣告管理的政策,對電視、電影、廣播和其他節目中的廣告時長做出了具體規定。其中規定,免費電視節目每小時廣告不得超過12分鐘﹔收費電視節目每小時廣告則不得超過6分鐘﹔電視中播放電影時每段持續時長至少30分鐘,且廣告不得超過3次﹔為保証體育節目現場轉播的流暢性,規定隻能在賽事中場休息期間插播廣告。這項政策還禁止半屏廣告和拉入式廣告,在新聞和時事頻道,屏幕底端廣告不得超過兩幅。
此外,除了政府機構之外,非政府組織也在監督電視廣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印度廣告業1985年建立了自律性組織印度廣告標准理事會。該理事會共有28名會員,其中12名來自廣告業界,另外16名則來自民間。印度廣告標准理事會宣稱自己的目標是保護消費者的權益,避免不加區別地向社會或未成年人推廣有害的產品。據了解,觀眾可以通過信件、電子郵件、電話、網頁留言等形式進行投訴,並且還可以根據投訴后所獲得的條碼對投訴情況進行跟蹤。目前,印度廣告標准理事會還推出了全國電視廣告監控服務 ,每月對1500條電視廣告進行監督。(人民日報駐印度記者 呂鵬飛)
韓國
帶有娛樂節目色彩
“在韓國看電視購物節目就像看娛樂節目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非常有意思,而且給人美的享受。”一位外國朋友這樣對本報記者描述對韓國電視購物節目的好感。
韓國在亞洲是電視購物頻道發展最為成功的國家之一。自1995年起第一家電視購物頻道開播以來,電視購物在韓國一路向前迅猛發展,受百姓歡迎的一種購物方式,並且深刻影響著韓國的整個零售業市場。為了吸引觀眾,韓國電視購物頻道在節目內容上做足了功夫。在本國發達娛樂文化的影響下,韓國電視購物節目已經完全擺脫了主持人夸張叫賣的推銷方式,發展成為帶有娛樂節目色彩的韓國式購物節目模式。
主持人不是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進行枯燥的講解,而是在一個十分寬敞的錄影棚中用聊天和對話的方式對產品進行全方位的展示,並現場演示其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了解商品的需求。例如在介紹一套大小不一具有收納功能的保鮮盒時,現場往往會擺放兩台冰箱,一台冰箱裡面堆滿著各種食品、內部雜亂無章、沒有任何富余空間,一打開冰箱門裡面的東西就要往下掉。
隨后主持人便開始在現場演示將同樣數量和種類的東西用保鮮盒存放,並將其擺放在另一台冰箱中,經過保鮮盒整理后整齊有序、空間富足的冰箱與之前那一台形成鮮明對比,使觀眾能夠直觀感受到產品優勢和效果。在推銷食材時,主持人一般會現場演示如何制作這種食材,整個購物節目的制作水平完全可以媲美一檔美食節目。
韓國一家著名電視購物頻道的總裁表示,電視購物頻道不是單純地展示產品的外形和功能,而是希望通過展示這些產品能夠給生活帶來的幸福和滿足,進而將產品送到消費者的心坎兒上。如今,韓國電視購物已經發展成為可以和大型商場和超市進行競爭的“第三勢力”。除了在本國發展外,韓國的電視購物還將目光投向了海外。有三家電視購物頻道已分別進軍中國、印度、泰國、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開始了韓國式電視購物模式的海外移植之路。(人民日報駐韓國記者 馬菲)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