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尤其是校门,其实是一个相当值得研究的有着文化哲理的概念,剑桥无门,在我看来,寓意深远。
剑桥无门,在我看来,寓意深远。 门,尤其是校门,其实是一个相当值得研究的有着文化哲理的概念。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讲“门”,我很欣赏。它说那门在佛家眼中是一个具体化了的禅字,门里门外参悟出不同的世界机缘;在道家眼中,门是过滤世俗的网,网里是鱼,网外是水,然后同归于自然,水是鱼,鱼是水;儒家眼中的门是做人行世的界碑,达则出门普济天下,贫则闭门独善其身。这段话把中国文化的三大家“释,儒,道”对门的概念区别阐释得精辟透彻,但是到最后这三家其实都殊途同归:在中国文化里,需要有门。因为门里门外,是不同的世界,门是界限,是隔离,所以门是必须的。只是,这个传统到了剑桥,就行不通了。
剑桥无门,因为它要的就是“没有界限,没有隔离” 或者说,“没有束缚”。我说的这种 “无所束缚”不是说你可以肆意违反纪律和校规,而是说另外二层意思:
其一, 在学术上“没有束缚”。即人和学术之间没有界限,在治学研究上给你自由的氛围和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让你的想象可以无垠,继而创造也无界。
其二, 在人与人的交往上“没有束缚”,即人和人之间没有界限, 让你可以无障碍地和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
这二层意思其实从剑桥的校训中照样可以解读出一丝端倪。 剑桥的校训是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拉丁语),意为 “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我一直认为,剑桥宣扬自己是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给大家传达的意思不是说来到这里,你就自动受到启蒙和被加持了智慧,而是说剑桥只是提供了一个载体,一个机会,让你受启发,加智慧,但是这个机会需要二把钥匙来开启。第一把就是你向其他优秀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第二把就是你创新的能力,即把从优秀的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的能力。这2把钥匙如果在手,剑桥确实会是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换种说法,它不希望来寻找启蒙和智慧的学生是想要机械地等待剑桥的老师教他们如何做,而是学生应该自己去探寻这条开启智慧的路。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