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最年輕的首相,最唏噓的去世
說到人物,除了C,還有一個人對於彭布羅克學院來說意義非凡,那就是出自於彭布羅克學院的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小威廉•皮特),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小皮特天資聰穎,1773年14歲的時候就入讀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修讀政治哲學、古典學、數學、三角學,化學和歷史。
他是在1783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在位時,以24歲年紀就獲任英國首相,完全顛覆了我們記憶裡的英國首相的“大叔”形象。時至今日,他仍然是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別看他上位時年紀不大,但是政績卻是歷屆首相裡的佼佼者。1801年,因為和當時的國王喬治三世政見不統一,他辭去首相一職。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直到1806年去世。
有個很有趣的點,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the younger(小)”,是為了區別他著名的爸爸William Pitt the Older(老威廉•皮特,也曾經是英國的首相)。兩個同名同姓的首相,隻有以“加后綴”來區分了,所以這也驗証了一個老觀點:搞政治這件事兒,其實或多或少也是需要天賦的。小皮特就是從他老爸老皮特那裡繼承了政治天賦,所謂的“虎父無犬子”。
在他當首相期間,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他的最偉大政績之一就是領導英國對抗拿破侖統治下的法國,為他的首相生涯記上了光輝一筆。除此之外,他也對經濟和金融有著很高的天賦和自己的獨特見解。擔任首相期間,他同時兼任財政大臣,大興改革,拉動經濟發展,這也為英國后來在與拿破侖的對抗戰爭中奠定了必需的物質基礎。歷史學家Charles Petrie(查爾斯•佩特裡)認為他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首相之一,評價他 “是小皮特讓國家和平地過渡到新階段……他了解新英國”。
很可惜的是,政治天才很多都命不太長,小皮特也不幸印應了這一點。他從孩童時期開始就一直體弱多病,當首相的長期勞心勞力又加重耗損了他的身體,而他的病情更因酗酒惡化。但是他酗酒這個惡習,卻是因為自15歲起,遵照醫囑每天喝一瓶波特酒來強身健體造成的,這使得他在1804年第二次被選為首相的2年后(1806年)與世長辭,享年47歲,死因疑似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酒可治病卻也致病,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讓人不勝唏噓。
(三)學院教堂與聖保羅大教堂原來是同宗兄弟
說到彭布羅克,也不能不提它的教堂。
雖然國王學院的教堂被公認為劍橋所有學院裡最美最出名的教堂,但是彭布羅克的教堂卻因為它的設計師是鼎鼎大名的Sir Christopher Wren(克裡斯多佛•雷恩爵士)而聲名大噪。
雷恩爵士是英國倫敦地標之一——聖保羅大教堂的設計師,聖保羅大教堂是巴洛克風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壯觀的圓形屋頂而聞名,現存建筑建於17世紀,就是出自雷恩爵士之手。主教座堂保存至今,在1940年10月10日和1941年4月17日被炸彈擊中仍然幸存,也因此被人津津樂道稱為“神物”。英國王室在西敏寺舉辦大多數重要婚禮、洗禮和葬禮,但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的婚禮卻在聖保羅教堂舉行。除此之外, 他參與的建筑工程還包括皇家的肯辛頓宮、漢普頓宮、紀念碑、皇家交易所、格林威治天文台。
彭布羅克學院的教堂設計也正是因為有了名師的加持,因為和聖保羅大教堂有同樣的“父親”——雷恩爵士,它的名聲並不遜於國王學院的教堂。所以,以雷恩爵士為偶像的建筑學愛好者們到劍橋也會專程慕名前去瞻仰這個劃時代大師在劍橋遺留的鬼斧神工之作。雷恩爵士在劍橋的神作其實還有三一學院如雷貫耳的“雷恩圖書館”。所以,彭布羅克學院的教堂和三一學院的圖書館這兩個“雙生地”被視為雷恩爵士粉絲團的必須朝聖地。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