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電影同時還反映了中國的變遷。他的每一部電影又都從不同的角度來折射這些巨變。在“盛景中國 對話馮小剛”活動上,放映了集結號、非誠勿擾、唐山大地震以及私人定制等四部影片的片花。馮小剛分別回顧了自己的拍攝心路歷程。
《集結號》是一部戰爭題材,情節很簡單。馮小剛說:“過去戰爭題材電影是好人永遠不死,敵人一片片倒下,完全看不到戰爭的殘酷,看到的只是一場游戲。過去中國好像每一個戰士都特別希望打仗,看上去中華民族好像是特別好戰的民族,但我覺得真實情況一定不是這樣,人的本能肯定是不願意上戰場打仗。可一旦作決定必須去時,他一定會勇敢作戰,一定會為了保護自己而拼命殺人。我認為這是真實的,所以每個士兵的內心肯定都是恐懼的”。馮小剛希望通過這部制作,讓人們看到戰爭的殘酷性和危險性,從而渴望和平。
而通過《非誠勿擾》的一段片花,引出了馮小剛與演員之間的合作關系探討。馮導直截了當地表示:“我不太會教演員怎麼演戲,而且我覺得那不是我的工作,那是戲校老師的工作。我需要具備很強能力的演員跟我一起合作,如果你不具備這種能力,我不能幫你提高,我隻能把你換掉”。
《唐山大地震》裡有許多房倒屋塌等等的特效,那是馮小剛與南非、英國 、韓國、加拿大等地的特效公司聯手合作的。這部時間跨越數十年的片子,馮導說其實主要還是拍攝人性與情感。母親在緊要關頭救兒棄女的選擇以及女兒最后能夠原諒母親並回到她身邊,這樣的情感本身就震懾人心。
談到影片《一九四二》,馮小剛話匣子打開,如飛流直下,一瀉千裡:“可能很多觀眾會覺得很難受,不明白我為什麼給大家添這麼個堵。我覺得如果僅僅是拍一個悲慘黑暗的電影,這個電影就可以不拍,還是要結合現代的中國來拍”。在這部承載著很多沉重負荷的影片裡,馮導希望折射出諸如這樣一些東西:中國這三十年經濟發展特別快,全球矚目,但同時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比過去更加混亂無序,環境破壞,對知識產權不尊重,信仰缺失,目光短淺等等……“很多人都在問我們到底怎麼了?我們出了什麼問題?這個電影是盡可能讓大家在其中找到答案”。馮導生動例証說明:“在寺廟大量信徒磕頭燒香,那真的是有信仰麼?其實不是,他們是在和信仰作一單生意,我給你捐一個佛像一個門檻,你保我升官發財娶一個漂亮媳婦早生貴子。信仰成了一單又一單的生意,這不是從現在才開始,而是從那時(1942)就開始了。”
“盛景中國 對話馮小剛”最后放映了《私人定制》片花,使這次活動以順時針正敘形式結尾,並給這次捎帶出許多嚴肅話題的對話畫上了一個喜劇色彩的句號。
最后還補充一點,馮小剛此番來英,還帶著一個合作項目,就是與英國著名導演鄧肯?肯沃西Duncan Kenworthy 一道,將自己的一部影片《天下無賊》翻拍成英文電影,馮小剛稱這個電影最重要的是劇本部分:“翻拍成英文電影,我覺得最終要使改編過程中產生新意,這些新意讓我變得有激情,而不僅僅是把一部中文電影變成英文電影。我曾問鄧肯,我一句英文不會,能拍英文電影麼,他特別肯定地說‘沒問題’”。
這不,說著說著馮小剛的電影就走向國際了。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