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夢碎
然而,傳說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現實的殘酷從兩方面對此進行了注解。
其一,跳下去的人出來的成績結果怎樣?答案是:參差不齊,沒有“統一”的夢想成真。有的人確實考得好,但是到底是人家自己實力高強還是真的被跳河庇佑,這無從驗証﹔另一些人呢,就是跳出來的成績依然不夠理想,那到底是因為劍河的保佑沒起作用呢,還是說要不是劍河的庇佑,考出來的成績會更差?這個也無從証明。
然而,即便那些“被戳到痛處”的前輩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知后輩們“這個方法不管用”------因為他們跳進河裡后出來的成績還是“慘不忍睹”,依然有一批又一批的勇士“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縱身往河裡跳,懷抱著一絲希望“這個傳說在他身上不靈驗,萬一在我身上靈驗了呢?” 跳河的故事也在這個“被人否定------不信否定------繼續去試------被人否定”的循環中像年輪一樣年復一年的被推進了下去。
當然,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這不是說這些跳河的學子就是平時不努力,完全依靠考試完后玩“跳河”的小把戲來換取好成績的盲目機會主義者。絕大多數學子都是努力向上的, “跳河”的選擇,也其實就是為了心理上好受些。
其二,劍河的水在象征意義上是純淨,安詳和不爭的,但是現實中,劍河的水其實是不太干淨的。伴隨著“跳河”的傳說,還有一則說法,就是“看誰掉下河了,就趕快打電話叫救護車,撈上來了后就直接往Edinbrook醫院送(劍橋的醫院)去洗胃。” 特別是有一段時間,很多跳河的學生都生病了,還有幾個被診斷出受到嚴重感染。把劍河裡的水拿出來化驗后,某些學院開始給學生們發信告知河水含有一些來自鼠類的傳染病源可能會導致患上Weil's disease,嚴重的時候可致命,所以最好遠離河水,別再跳河。
Weil's disease翻譯過來是“偉爾氏疾病”,學名是“鉤端螺旋體性黃疸”。這是由有致病力的鉤端螺旋體所致的一種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可以輕重不一。輕者可為輕微的自限性發熱﹔重者可出現急性炎症性肝損傷、腎損傷的症狀如黃疸、出血、尿毒症等,也可出現腦膜的炎性症狀如神志障礙和腦膜刺激征等﹔嚴重病人可出現肝、腎功能衰竭、肺大出血甚至死亡。這種傳染病主要是鼠類攜帶,在流動較慢以及靜止的河水,以及雨后出現的幾率更大。
我當時聽到這個病症也嚇一跳,這也讓我不禁想起,以前在學院Rowing(劍橋傳統賽艇比賽)訓練的時候,那時候雖然還沒聽說過Weil's disease,教練卻在訓練前都是鄭重提醒,如果身上有傷口,必須用防水的創可貼遮住,怕隊員會因為在河上訓練的時候水花濺到傷口受到感染﹔如果不小心在眼,耳,口,鼻任何有粘膜的地方接觸到河水,事后也要好好清洗。
有朋友可能會問那我是不是以后去劍河蕩舟(Punting)的時候也有危險了?那倒不至於,現在對劍河的消毒比以前更加頻繁,近來也已經逐漸沒有聽見可能會感染Weil's disease這樣的警告了。而且劍橋泛舟被濺幾滴水和完全掉進河裡被浸濕以及被迫喝河水到肚子裡還是有區別的。但是以防萬一,沒事能不掉進河就別掉進去吧,即使沒被Weil's disease找上,患個感冒,拉肚子的小病也是不安逸的。如果真“不小心”掉進去了,上來的時候注意清洗干淨,盡快弄干就好。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