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為簡·奧斯汀
今天主要的目的是介紹這個庄園,所以我就不著墨太多分析小說本身了(后面如果有時間會專門寫篇《傲慢與偏見》的書評賞析)。但是對於還沒有機會看過《傲慢與偏見》的朋友,我覺得有必要初步做下淺顯易懂的介紹。
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汀(1775∼1817)是公認的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今年英格蘭銀行還決定將簡·奧斯汀印上10英鎊紙幣,代替原版10英鎊紙幣上的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無獨有偶,今年適逢她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出版200周年,英國皇家郵政還因此發行了一套簡•奧斯汀的郵票來紀念這位他們深感驕傲的文學才女,盛贊奧斯汀“在過去200年間,對英國文化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由此可見英國對於奧斯汀和她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的推崇程度。
在她的眾多作品中,《傲慢與偏見》是她本人最喜歡的一部, 正如她自己所說,這部作品是在兩寸象牙上細細的雕刻。而本書也是她最受歡迎的一部,據BBC報道,該書每年在英國仍有約上萬冊的銷量。在英國文學史上,似乎隻有莎士比亞、狄更斯還有簡•奧斯汀具有如此持久的國際影響力。
這部小說在奧斯汀筆下誕生之初,叫《First Impression 》(《第一印象》),因為與當時很多小說重名, 之后才改為《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小說講述的是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麗莎白相識后因為一方的傲慢與另一方的偏見產生誤解到后來各自放下傲慢與偏見后的相愛。這部小說以男女主角的愛情糾葛為主要線索,也穿插了其他三起代表不同階級的配角姻緣作為背景描述: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
女主角伊麗莎白個性十足,機智幽默,自然大方不造作,她說話風趣,愛打趣別人,但也是因為她自認為有識人的本領,使她對達西先生有強烈的偏見,也因為她在愛情面前對財富不屑一顧,並不因為對方是有錢人就區別對待,著實讓男主角吃了不少苦頭﹔男主角達西甚得我心,雖然最初他確實有點傲慢無禮,但是那只是表象,真實的他是屬於冰山下的火山那種外冷內熱型,骨子裡的痴情專一以及對女主默默付出不計回報的性格在200年間滿足了不同國家,不同時代背景,不同年齡階層的女性對理想中另一半的無限遐想,以至於到今天,女士們一說起心目中理想男子,達西先生都是赫赫的榜上有名。
有人說《傲慢與偏見》其實就是一部小格局的愛情小說,隻滿足了年輕人對美好愛情的想象和向往,少了對於當時大英帝國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的描述。其實,《傲慢與偏見》充分體現了一個道理:越簡單的越復雜。在簡單的表象下,復雜的本質需要多讀多理解方能體會。作者在這部作品通過描述不同家庭背景的紳士和淑女之間的愛情,以諷刺、技巧和縝密的情節設計,揭露了18世紀英國的門第與階級觀念,展現了英國不同階級-----上流社會,中產階級和一般普通家庭的男男女女對財富在愛情婚姻中位置的糾結心理。這就和小說的第一句話聯系了起來:“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同時,作者也用作品中的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詞給出了她對於愛情婚姻的看法:“沒有愛情的婚姻,一定不會幸福。”此外,作品也從愛情的圈子裡延伸出來,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
值得一提的是,奧斯汀短暫的一生幾乎都是在英國的小城鎮度過的,也許就是周圍恬靜朴素的環境和單純安寧的氛圍孕育了她淡然的氣質,這種氣質也延伸到她的筆觸中。沒有豐富的大城市生活的經歷並未影響她對於不同階級人物刻畫的准確性以及對於情節的設計和理解能力,讀過《傲慢與偏見》的人一定會為她細膩敏銳的觸覺以及對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畫所折服。小說情節曲折,富有戲劇性,語言清新流暢,幽默詼諧機智,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的情感小說寫作方法,這一點就足以讓它自成一派,與當時社會上的其他同類小說區別開來。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簡·奧斯汀,一千本《傲慢與偏見》,無論是把它當作一部文學作品來膜拜,抑或是當作一部小清新的愛情小說來解讀,對於我來說,去Lymn Park尋找達西先生都是不會更改的旅程。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