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伦敦12月28日电 (李玥、余颖)作为一名资英国水彩画艺术家,大卫·帕斯凯特却格外钟情于刻画中国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经常前往中国旅行和进行艺术创作,他的多数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
不同于绝大部分关注中国旅游景点或是宏伟景观的画家,大卫·帕斯凯特的艺术作品多以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为视角,擅长于捕捉、勾勒、涂绘市井生活图景、田园风貌。与此同时,他对于中国传统的戏剧文化特别是昆曲感兴趣,他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并参与了多个和昆曲相关的国际艺术交流项目。
大卫·帕斯凯特曾任英国皇家水彩画协会主席,他的画作蜚声国际,被众多知名的博物馆、画廊、企业和私人收藏,他现在还任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艺术总监。
在人民网的本次专访中,大卫·帕斯凯特将基于他历年来在中国的艺术创作和访问经历,为我们呈现出他眼中最真实的中国风景,并讲述他曾见证和参与的中国故事。
观察中国三十年 用画笔记录中国最真实的风貌
人民网:您是如何开始您长达30年的中国之旅的?
大卫·帕斯凯特:1986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从香港出发前往桂林,开启了一段短暂的旅程。从那以后,我都会定期回来中国。三十年来,我目睹了中国和中国人整体状态的变化。
第一次去中国时,我并没有想要看中国的壮观景色,也没打算去寻找北京的长城或故宫这类古迹;我只是对街上发生了什么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我走在街上时,我只在商店门口和市场里搜寻,就是街上那些随处可见的东西,而这些就是我的创作题材。我花了很多时间去骑行、走路并四处游览。
人民网:我们可以看到在您的工作室里有很多速写本,所有的速写本您都有保存着。所以当时您在中国都是现场作画的吗?
大卫·帕斯凯特:是的,我画了很多画。这些小画本是我的小伙伴。比如这些是在禅宗祖庭、中国江西省曹山宝积寺画的速写,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和比丘尼们待在一起,绘制她们在厨房里准备食物的场景。这些小册字里有很多速写和文字内容,我很喜欢这样边走边画,随时记录。 所以,当我四处旅行时,都会带着我的速写本、笔和相机,记下那些珍贵的瞬间。
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会在旅行中收集那些回到工作室后要绘画的素材。在工作室里,我画的东西往往非常细致,那是我没有时间在现场画的。我的绘画内容可能处在移动和变化当中,所以我会带回很多照片,借助照片来辅助我的绘画创作。
但很多时候,我更看重我在现场的创作。正如你们在我得工作室里看到的,我有很多凭记忆画的画。看到我不同的绘画方式,人们会认为,他画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画。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
人民网:您这样的创作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大卫·帕斯凯特:我的兴趣相当广泛,所以我很容易受到各种事物的影响。我的双眼是敞开的,时刻捕捉着看到的事物。任何看起来有趣的东西,都会引起我的注意力。
如果有音乐家在场,我会放下画笔,甚至加入他们的演奏。我想我也是因为对那些人感兴趣才这么做的,所以我的素描本上画的往往都是人物。如果一个人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穿着方式,以及他们的住所或是其他方面很有好奇心,那他的人生将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如果我去到一个中国的城镇,看到那里的人正在铺人行道,我会觉得很有趣。看到有人在修船,我也会觉得很有意思。所有这些日常的生活情节,都可以作为我创作的主题。它们看上去似乎很平凡,但对我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我可以在那里观察很久。因此,写生、绘画,以及我对普遍事物的兴趣,造就了我的生命。
情寄昆曲 探寻中国传统艺术背后的深层文化
人民网:在您多次拜访中国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昆曲,能否谈一谈您旅行时与昆曲或汤显祖相关的经历?
大卫·帕斯凯特:在过去的几年里,昆曲一直是我生活的重心,我和我的中国同事一起去苏州和南京看了好几场昆曲的现场表演。事实上,我第一次接触昆曲是在剑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昆曲,当时对于昆曲也还在初步了解的阶段。
以前我在中国大陆的大街上看过传统戏剧,当然在香港也看过粤剧。但我没有能够跟上故事和音乐的节奏。当我被带到江西省的抚州市,亲眼看到汤显祖出生的地方,并了解到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后,我对昆曲的兴趣被点燃了。当然,我曾经在苏州看过音乐家们为昆曲表演而排练,所以我对这种戏曲的音调早已有些熟悉。事实上,西方人是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中国音乐的。
通过在中国的访问,以及对《牡丹亭》的研究,我已经对故事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哲学有了一定的认识。《牡丹亭》和汤显祖其他几部知名的戏剧作品,是他在16世纪下半叶和17世纪初撰写的,这也是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当我去抚州访问时,我们参观了博物馆,拜访了同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和学者们的住所,他们都是汤显祖的好友。这些经验都有益于我对于昆曲的了解。
人民网:您还为《汤显祖传》的英文版绘制了一副《牡丹亭》插画,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幅画的创作过程?
大卫·帕斯凯特:是的,剑桥康河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英文版的《汤显祖传记》,由中国知名学者朱虹撰写,他正好来自于汤显祖的故乡江西省。这本书的封面是我创作的一幅关于《牡丹亭》的油画作品。我强烈推荐给对中国古代戏剧感兴趣的读者们阅读。
在创作《牡丹亭》这幅画的过程中,我必须努力去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它的背后潜藏着什么,以及它所传达出的内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那是一种与条条框框的、儒家的、按部就班生活相悖的生活。我起初动笔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注重于展现主角之间的互动和爱情场景,主要表现出来的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但是渐渐地,通过绘画,我意识到,这个故事的层次非常丰富,于是这个系列画作就诞生了。但我还没有全部完成这个系列的艺术作品,因为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断转变我的想法。
艺术无国界 融入不同文化圈的秘诀在于“多走动”
人民网:作为一名资深的艺术家,您觉得应如何增进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大卫·帕斯凯特:我去到中国,中国带给我的感受都来自于我遇到的人。纵观中国历史,哲学家一直对社会学非常感兴趣;人们如何生活,如何建立社区。中国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政治阶段,但实际上,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才是根基。
我认为艺术家们应该相互见面交流。没有与这些艺术家相处过,没有去过那些地方,你是很难对他们有所了解的,一旦你去过那里,见过那些人,你就会和他们建立一定的联系。我认为很少有人可以在没有去过某个地方的情况下,通过理论基础建立一种遥远的关系。
记得我早期的一些旅程,我第一次在上海朱家角的一个展览担任评委,是被一位非常有远见的中国艺术家邀请过去的,他还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艺术家一起参展。我们都见了面,如果你们像我们那样聚在一起交流互动,你们也将会成为终生朋友。
十六年前,我还参加了意大利的水彩画比赛,在那里我可以邀请中国艺术家和我们一起展出,我们还会有来自中国的评委参展。这样,一个社交属性的网络逐渐建立了起来。
人民网: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参与过的印象特别深刻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大卫·帕斯凯特: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参加英国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那为我打开了所有无限的可能性。当时我受邀展出我的绘画和陶瓷作品。显然,这个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办的国际诗歌艺术节不仅仅只有诗歌,还有艺术展览,包括视觉艺术和陶瓷艺术品等。当时和我一起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包括来自中国杭州的中国著名艺术家刘正教授、月真法师,和来自江西的青年陶艺家干道甫、张志刚等。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令人赞叹。
在剑桥,我得以与这些中国艺术家结为朋友,后来也进行互访。在过去几年我曾受邀到上述几位艺术家的中国工作室做客,他们也会到我牛津的工作室来,在我这写书法,和我一起作画,相互交流学习。
通过剑桥康河出版社主持的那些具有创意性和前瞻性的文化项目,我结识了很多中国的顶尖艺术家,也认识了来自中国的诗人们。在英国举办中英文诗歌朗诵非常有趣——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现场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内容,但他们能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以及朗诵者的情感。但更重要的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结识其他人的机会,创造了中英文化交流的朵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