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资本陆续进军海外房地产市场,各大房地产企业拉开海外项目布局,将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先进模式、开发经验,以及完整的房地产产业链带到国际市场。
富力集团在2017年重金进军英国房地产市场,计划在泰晤士河畔再添巨制。富力英国董事长关智熊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富力英国进入伦敦后,谋定后动高效作为,坚持细节制胜,多元包容合作共赢,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加强形象塑造,履行责任积累口碑。
泰晤士河畔拔地而起
人民网:2018年7月,富力英国伦敦九榆树广场大型综合开发项目奠基开工建设,三年过去,伦敦富力城已经初见雏形,请您介绍下富力英国的项目进展。
关智熊:富力英国公司成立于2017年,秉承集团“紧贴城市脉搏,构筑美好生活”的理念,坚持在城市更新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我们在伦敦九榆树区一连拿下三大地块,将来建成总规模将达到50万平方米,配套有高端酒店、甲级写字楼、商场、公寓。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为当地直接和间接创造各类就业岗位5000余个,也带来超过60亿镑产值。目前项目已开工6栋楼,去年底我们迎来两栋塔楼封顶,计划明年第二季度陆续交楼,公园也将交付市民。在五至十年内,我们将完成整个九榆树区三大地块的建设。
在英国新冠疫情高居不下的情况下,我们除了保持让当地同行惊叹的工程高速推进态势,还在产品雕琢、客户需求和服务创新工作上狠下功夫。对于房地产企业国际化经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站稳脚跟,产生盈利。我们高度重视住宅销售和工程成本的管控工作,着力规避高杠杆风险。富力英国作为学习型团队,我们会不停地学习当地优秀的管理方法,学习当地优秀的开发理念,结合富力集团的特色和文化特点,来完成我们的项目。
人民网:去年以来的疫情,对富力英国的项目进展影响大吗?
关智熊:我认为,疫情的影响其实对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我们更多的还是在当地疫情的指引之下,提前做好工地的安排,保证在家办公的效率。我们也向合作方表达了必须克服困难的决心,主动提出帮对方解决问题。正因为有更多的沟通和互相尊重理解,我们的总包、合作伙伴、设计公司也看到我们的真诚,严重疫情之下他们都没有停下来过。
在伦敦我提出的是,在英国环境下我们要做到“合理的快”,而不是说照搬我们的东西过来。其实英国的慢,也是慢中有快的。一方面,他们觉得打造一个好的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他们的背景,特色和制度。他们做事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也有一种惯性思维,但这个惯性思维也不一定是不可打破的,其实是没有人去跟他谈。我们一旦把这个话匣子真诚的打开,跟他们真诚对话,他们也是愿意想办法去达到你的需求。我们要设定跟当地能够共赢并产生效益价值的目标,这样“合理的快”就能成立。
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作品
人民网: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出海企业都在不断深化本土化运营,对于团队的多元兼容您有什么比较深的体会?
关智熊:从在伦敦成立起,我们都要求多点本地化员工,注重文化融合,我们参与项目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团队的多元化,不仅是大家国籍不同、母语不同,更是大家多元化的专业技能以及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将来当你漫步在泰晤士河边,是可以感受到项目呈现出来的文化交融。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群很多元化,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地方。比如园林你可以看到很多大草坪大树;也有小桥流水东方的元素,两者融合在一起。最前期我们做设计时,跟设计公司都有谈到如何把东方的理念元素与西方的元素放在一起,我们请的是国内顶级园林设计公司,他们很早就跟当地最好的园林设计团队碰撞理念,大家紧密工作在一起,他们之间也会做出一定的妥协和坚持。我觉得,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很好的多元文化融合。
未来我们会在公共场合引入艺术元素,艺术家可能是当地的,也可能来自中国,甚至来自世界不同地方。艺术是无国界的,伦敦是艺术之都,艺术的氛围将来也会在我们这有个新的展示。多元文化交流也契合了富力“家文化”的概念,无论我们现在公司小范围的家文化,还是将来我们打造这个大社区的家文化,都是我们希望传递给当地的。 我们期望,在泰晤士河边打造伦敦一区地标性项目,重塑伦敦南岸天际线。我们的项目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多元融合的作品,我相信,当它运营起来,不仅是一个建筑群,还是很好的东西方文化继续交流的载体。
人民网: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品牌认知度低的问题,请您介绍下富力英国怎样在当地提升形象?
关智熊:作为一个新进入英国的企业,我们一样面临着品牌的落地问题。我们在国内一直做城市更新,都是强调社会责任,我们拆旧之后希望他们回来,一代一代的在这里安居乐业。我们把富力的城市更新理念跟当地进行了沟通,让大家看到我们是真的用心在做事,让我们的品牌得到认可。
我们也在社区里面小范围的做了很多互动的工作,比方说我们没有开工的一些项目,把它开放或者部分开放出来,临时做公园开放给市民,当地政府是很支持的。包括工地的围挡我们也希望能够引入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邀请当地社区小学生参与围挡的设计,让他们画出来。这些都是很好的点能够让我们品牌落地,也体现我们在为这片社区服务,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实事。总之,富力英国将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经营,不断提供更多的可持续的就业机会,融入当地社会,履行企业责任,提升富力海外形象。
开发的过程中互学互鉴
人民网:企业既然选择了扬帆出海,就要历经风雨,要在残酷的商战中学习在异国他乡生存和成长。扎根英国市场两年多,您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关智熊:在我们开发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痛点难点,比如政策的变化,对当地法规法律的不熟悉等,当地开发理念流程和我们以前很不一样,这都需要我们去学习想办法。
我认为,来英国最大的跟国内不一样的,就是他们会把很多事情先做得很深,提前把它研究得很透。我们国内做开发,因为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模板,套到这个模板里面就可以快速推进,也边去修正补充实时更新。在英国,因为很多事情都受法律和保险的保护,如果我们不思考好就开始做的话,可能会带来很多法律的风险争议。
再比方说,我们开发理念上的不一样,包括当地设计师比较看重的是公共空间和人文关怀,即人的需求。我们国内的设计师可能更多的看重居住的舒适性私密感觉。在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国内传统上习惯共同思考,共同研究如何把这个项目做好,但在英国前期就需要把任务书写得很清晰,很清晰将需求告诉对方,而不是说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紧密的调整。我和同行交流过,在这里真的要做到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人民网:所以,在英国开发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在学习中融入,在融入中超越,在波折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
关智熊:是的,我们跟英国合作方互动很多,不断加强与当地工程团队、总承包商和开发商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当地企业好的做法,英国当地总包分包的工程管理思路,开发规划和设计理念等都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公司学习。
我们也有给他们带来一些点,在去年11月封顶仪式,他们是一片赞叹的,他们没想到中国的发展商是这么用心,而且在这样严格的质量把控之下,我们能够这么快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土建结构。放烟花的那一刻,我听到的很多真诚的赞美。将来准备开的第二期工程,很多本地的团队已经在和我们交流,表示有合作意向。 我相信,立足于公司自身基础和市场环境,在三年规划期内,公司管理水平、队伍基础和工程进度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公司将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视频 余颖 武一丹 张梦琪 邱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