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英国频道

你所看不懂的英剧——“英国退欧”事件解析

姜敖
2016年06月28日09:33 | 来源:人民网-英国频道
小字号

    英国脱欧事件到目前为止各种峰回路转,出人意料,大众大呼“这出大戏看不懂”,因此这几天我陆续收到国外以及国内的朋友/客户无数关于“英国脱欧”各种情况的询问。事件很复杂,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我也无法一一回答。所以,以文章的形式,跟大家谈下我的看法可能更有效率,希望可以作为参考。

英国真的退出欧盟了吗?

    很多朋友认为,英国公投结果是“脱欧”,就等于“英国确定脱离欧盟”以及“已经脱离欧盟了”,这是不正确的。

    首先,公投结果只是表示“英国政府可以开始正式和欧盟谈判申请退欧了”,这跟“确定”和“已经”脱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具体来说,《欧盟宪法条约》第50条法规(Article 50)是关于欧盟成员国撤回加盟申请的,而这次公投的结果只是触发了英国政府对这条协议的启动,让英国“可以”去和欧盟谈退出了。请注意,这里我用的是“可以”而非“必须”,因为公投结果不是Binding(法律效力)而是“advisory”(建议)。意即:公投结果是作为“民众心声”而存在,并非是法律法规必须去尊从。说得通俗点,作为一个“民主的结果”(稍后我们再来讨论这里所谓的民主),你的建议我可以采纳然后去“申请退欧”,但是我不去“申请退欧”你也不能把我关监狱。现任首相卡梅伦已经宣称,这是他的继任者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他的继任者要3个月以后才会选举到位。如前所述,英国的下一任首相是没有法律职责一定要针对这个投票结果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所以新任首相到位之后是否会启动脱欧申请,尚不得而知。这似乎提供了可以做文章的空间和可能。

    例如,周五公投结果出来后,支持脱欧的保守党成员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 (他也是下届首相的大热门人选) 就公开讲话说“不需要这么快就启动退欧谈判”。这个反应就耐人寻味了。要注意,他可是这次脱欧派的代表人物,不惜从保守党内部“背叛”首相卡梅伦,把脱欧的锣鼓打得锵锵响的人物啊。不是要脱欧吗?真想脱不就应该“趁热打铁”赶快启动申请吗?你说“不慌”这又是啥逻辑?个人认为逻辑如下:首先,即使是公开支持脱欧的政客,考虑到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为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他的个人政治前途,深知这事如果做不到“步步为营”,就会“步步惊心”,这种烫手山芋接不好,就是死路一条,所以能拖就拖吧。第二,他主张脱欧未必就是内心真实想法,有一种可能性是他和卡梅伦有“内部协定”,一个留欧,一个脱欧,这样一来,公投前保守党会囊括“脱欧”和“留欧”两个派别的支持;而之后无论公投结果如何,保守党都能游刃有余,出什么结果就由支持那个结果的人上,这样一来,也不会被其他在野党以“执政党政治倾向和民意不符合”大做文章,继而威胁到保守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有趣的是,针对他的反应,英国《卫报》发表评论直接来了句”When Boris Johnson said there was no need to trigger Article 50 straight away, what he really meant to say is never”,意即:他说的不慌就是指的“永远”不慌。是调侃还是真相?答案就“继续耐人寻味”了。

   当然,有人会提出异议了:虽然不是法规强制,但是英国政府如果忽略投票结果,那他们都不会管那些投票想要脱离欧盟的1700多万选民的意愿了吗?那这个所谓的民主投票还有什么意义?他们是在推翻民主吗?可是现在剧情有些反转了:在短短2天时间之内,就有300多万人在英国国会的页面上表示对公投结果不满,签字要求进行第二次公投,这里面甚至包括当时投“脱欧”票的人。也有一些投“脱欧”票的人在公开表示:我投错票了,希望给我第二次机会投票,我要留欧。在这种情形下,新的质疑又来了:对于那1700度万投票“脱欧”的选民,这个结果是不是真正反应了这个阵营里所有人的真实意愿?如果不是,那暂时不对这个投票结果采取行动是不是反而恰好可以避免进一步潜在错误的发生?

    说到这里,正好顺带讲下这次请愿。有朋友会问,这会引发第二次公投吗?按照规定,正常的程序是:网站上请愿超过10万人,议会就会展开辩论,辩论之后才会有论断。但是如果议会同意第二次公投,无疑是向全世界承认,之前的公投是一场闹剧。另外,按照前面所说逻辑,即使没有第二次公投,都不代表英国能短时间顺利脱欧,所以第二次公投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不大,基于这两点,议会同意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退一万步说,即使英国真的准备启动退欧申请,什么时候正式开始申请,这是个问号。虽然欧盟主席一看英国公投结果就怒了,直接傲娇地来了句“你要退?好!你英国必须马上申请退欧!”,但是,英国接不接招是另一回事。英国什么时候会提出正式申请?在现在这个阶段,没人可以给出答案。

    第三,即使英国确定“正式申请退欧”的日期并且申请退欧了,不代表“一经申请就会脱欧”,前方等待着的是英国和欧盟复杂而漫长的谈判。退出条件只要达不成共识,就无法退欧。而这个关乎全球政治经济的事件,涉及到多方博弈,已经不是简单只涉及英国和欧盟了。有政府专业人士评估后认为至少在2018年底前不能实现脱欧,如果谈判不顺利,或许要一直拖到2026年,这意味着英国在欧盟还要待2-10年的时间。而这2-10年会发生什么,说实话,我们都不知道。这还是保守估计,最后拖个20年或者是“永远”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即使英国和欧盟谈判顺利,可以退欧了,还有最关键的一道门槛横在那里——最后的决议要递交到英国国会进行讨论,如果国会不通过退欧决议,之前的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英国到底退欧不?什么时候退?个人认为,在现在这个形势下,无解,静观其变,方为上策。

“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其实,无论是选择“留欧”还是“脱欧”的人, 只要当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应该怪责对方,毕竟“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必须尊重你表达观点的权利”。但是独立于这两个阵营之外,还有一个阵营是“稀里糊涂投票的”。 因此,这次伴随公投结果引发的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很多当时投票希望脱欧的人,睡了一觉起来后发现英镑跌了、首相辞职了、国家可能要分裂了、自己的工作可能要没了,都捶胸顿足哀嚎 “我当时胡乱投的,重来一次我一定投留欧,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你行不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么一个严肃的事件,当初不严肃对待就有失妥当。比如有相当一部分投票“脱欧”的人都不知道“欧盟是什么”,事后“欧盟是什么?”、“有哪些国家在欧盟”因此成为了英国搜索引擎上的搜索头条。让人大跌眼镜的“离奇”事件还有,很多投“脱欧”的人在事后接受英国媒体访问的时候被问及投票支持“脱欧”的原因的时候说,“我朋友投了留,我不想和他一样,就投了脱”;“我觉得留肯定赢定了,我同情弱者,不想他们输得太难看,我就投了脱”;“我当时决定不了,一个硬币帮助我选择了脱”;“我都不知道自己的票会被计算进去,随便写了个脱”;“我被骗了,他们说脱欧以后英镑会升值,我赚的就更多了”……虽然我们不清楚这部分人占了“脱欧投票”阵营里的多少比例,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决定了这次投票的结果,但是这个现象引发了更深层次问题的探讨:英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民主在这次的事件中是否得到了适当的使用?

    个人认为,民主是个太广泛的词,具体到不同事件中,它应该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这次这件关乎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公投事件中,民主的合理使用必须有几个基础:首先,民主的受众是严肃对待公投的人;第二,受众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第三,受众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评判其所支持的观点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第四,受众有能力去承担投票后带来的后果。而事实证明,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符合这上面四个条件的,这就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鉴于“英国退欧盟”的重要性质,本次公投从一开始选择“用全民公投”这种形式是不是就是不恰当的?有没有更好形式的民主存在可以使用?

    这些问题或许是值得英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深思的。

英国的下任首相会是谁?

    在说下任之前,我想回答一下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卡梅伦已经不是首相了吗?答案是:宣布辞职不代表辞职当天他就不是首相了,在未来的至少3个月内他还是英国的首相。3个月之后保守党内部会进行选举,新的党魁即新的首相。

     也许又有朋友会问了:为什么首相一定是保守党内部产生?为什么不会是工党,自由民主党或者其他党派的人来做首相? 答案是:2015年的首相大选就决定了保守党是执政党直至2020年,卡梅伦这次辞职是党内辞去党魁一职,下一个保守党党魁就自然继任首相一职。当然,议会也有可能促使下一次选举的提前到来,例如直接通过决议举行再次大选执政党,这样的话其他政党就会有机会由在野党上台变执政党。但是因为保守党成员占据目前国会的大多数席位,这个决议获得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把这个道理梳理清楚了,我们就可以聚焦几个关键的保守党人物了。

前文提到的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伦敦前任市长。他一直是下任首相呼声很高的人选, 保守党内部有不少支持者。但是“脱欧”这个事件他一直站在首相卡梅伦的对立面,为保守党内部的分裂需要付一部分责任。现在保守党的处境不妙,或许党内对他的支持会有所变动。

特里萨.梅 (Teresa May),这位女士是“留欧派”,支持率仅次于约翰逊的第二号人物,实力也不容小觑,被认为极有可能是第二个“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但是笔者认为,有很重要的一点是: 因为公投结果是“脱欧”,找个“留欧派”当首相,以后执行公投结果难免会被怀疑有不公允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她上位的机会可能不会太大。

迈克尔. 戈夫 (Michael Gove), 这位也是“离欧派”,政治倾向和公投结果保持一致的另一个候选人,本来呼声并没前面两位候选人高,但是基于以上对前面两位的分析,他是最后的黑马也说不定。

现任财相乔治. 奥斯本(George Osborne)。卡梅伦的得力干将,本来呼声很高,和约翰逊有一拼。但是支持留欧,随着公投结果的公布,卡梅伦被迫辞职,他的首相之路基本也断送了。

    还有一点,距离新首相选举还有三个月,按照英剧剧情的走向,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现任首相卡梅伦会不会真的离职呢,或者是离职了以后会不会重新上台呢,均为问号。

    总的来说,英国这次公投,很多人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更没猜到之后的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剧情。但是按照英剧的惯用手法,不按牌理出牌是正常的,否则就不是英剧了。再说了,先别说这是不是“剧终”,即使是,“剧终”之后都还有“续集”。续集一集讲不完,都还可以继续分为“第一季”,“第二季”直到“第N季”。

         本集播报到此结束,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责编:徐祥丽、员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