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英国频道

贝茨勋爵徒步日志:Day69 (6月13日):最高尚的职业

2016年06月21日09:45 | 来源:人民网-英国频道
小字号

    “现代教育家的任务并非砍伐丛林,而是灌溉沙漠。”——C.S.路易斯

    徒步中最常见到的景象是父母守候在路边,等校车接送自己的孩子。我走过的大多是巴西南部的农村社区,总能见到小型校车往来穿梭。巴西学校的上课时间一般划分为两段︰从上午7点到中午12点,或者从中午12点到晚上7点;在一些城镇,还有第三种上课时段,即从下午5点到晚上10点,以便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在农场帮忙。在巴西,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直至年满14岁。

    这样的情景能唤起有幸为人父母者的美好记忆——在学校门口等待那个小小的身影闯进视线,手里往往攥着课上完成的素描或油画。话虽如此,让我把两个儿子早早叫醒赶上7点的课,我可没招。若是在巴西,他们绝对要当“下午段学生”中的一员。回忆过去,我希望能在孩子上学时多陪陪他们;回顾过去,我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教师而非政治家。学校是文明社会中重要性仅次于家庭的机构。在我看来,教书育人是最高尚的职业。

    我们钦佩教师职业和教育工作之余,也应当回顾普及全民教育短暂的历史。在英国,5岁至10岁儿童的义务教育始于1880年,当时这一政策遭到强烈反对,因为人们认为孩子应当在农场和工厂工作,其劳动所得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后,社会逐渐意识到有文化的儿童和年轻人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此认识过程异常缓慢,足足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

    晚上我回到旅馆,收到了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视频请求。电话另一头是我年幼的孙子马修,他想向爷爷展示自己刚刚学会的技能——系鞋带。他翻飞着灵巧的手指,努力完成这项复杂的工程,我看的不亦乐乎。最后,他兴奋地将系好鞋带的鞋子举到摄像头跟前,听到了从巴西传来的大声欢呼和赞叹。系鞋带不是学校教的,而是他父母家庭教育的成果。由此我陷入了深思……

    教育不应只限于学校,教育应该无处不在。我记得看过一场关于教育成效差异的宣讲,讲的是30分钟能给孩子带来的巨大改变,其中,15分钟确保孩子上学前吃了健康营养的早餐,15分钟听孩子大声朗读。每天30分钟,日复一日,孩子的人生机遇将会截然不同。看来教育光靠父母也不够……

    不论是否乐意或是否擅长,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老师,一举一动都被别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是责任,也是机遇。一切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和耐心,既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资格门槛。我自认为耐心有余,但似乎时间不足。再一反思,我在此独自徒步,一天八个小时,一连四个月——如果我奉献其中一部分时间于他人的生活,是否会更有意义?

    最后我想以我的楷模约翰·庞兹作结。1766年,庞兹出生于英国朴茨茅斯,当时距义务教育施行还有一个多世纪。庞兹是幸运的,他少年时代就成为了朴茨茅斯造船厂的一名学徒,接受阅读、写作和数学教育。15岁时,一次事故令他终生残废。他无法继续做学徒,只能转而受训成为鞋匠。他完全可以怨天尤人,但他没有。他52岁时,用自己基本的阅读、写作和数学知识为穷人家的孩子提供启蒙教育,他小小的工作室一度容纳了40名孩子听讲。庞兹的善举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贫民学校”运动。

    教育无疑是最高尚的职业,向任何有心奉献、有时间、有耐心的人敞开大门。

(责编:燕勐、员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