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英国频道

贝茨勋爵徒步日志:Day64 (6月8日): 奥运场上的次队,或该是我们支持的主队?

2016年06月15日08:36 | 来源:人民网-英国频道
小字号

    今年八月和九月,我本应和成千上万的同胞一样坐在电视机前为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英国队加油喝彩。对运动员和观众来说,这是彰显民族自豪感的时刻。运动员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在奥运赛场上看到国旗随着奏响的国歌徐徐升起。但是,如果你没有能够披在身上的国旗,没有让你在领奖台上喜极而泣的国歌,没有为你加油或分享成功喜悦的队友与支持者,甚至没有国家……因为你是一个难民……那怎么办?

    在国际奥委会的支持下,2016里约奥运会将开创历史的先河,组建第一支奥林匹克难民代表队。难民代表队和其他国家队享有同等地位:拥有自己的队服,在奥运村有专属宿舍,举着奥运旗帜参加奥运开幕式;假如他们获得金牌,颁奖仪式上将会播放奥运主题曲,升起奥运旗帜。

    国际奥委会此举是在全球难民危机自二战以来变得最为严峻的背景下进行的。超过六千万人(其中一半是儿童)为了逃避暴力冲突与战乱被迫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如何应对数量如此庞大的难民已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挑战。要回答如何应对该挑战这个问题很难,但我们必须不分国际,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上周在首支难民代表队成立时表示:“这对全球的难民来说是希望的象征,它将让世界更清醒地认识到这场危机的重要性。这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信息,难民是人类同胞,也是社会的缩影。这些难民运动员将向世人展示,即使面临着难以想象的悲剧,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天赋,技能和人文精神力量为社会做贡献。”

    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讲话重申了在当代被淡忘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理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所有目的便是通过创建超越国家的共同身份,促进交战城邦之间的和平。运动会在奥林匹亚公认的宙斯圣地举行。主办方明确禁止运动员穿着或表达任何能代表或促进其原籍国的事物。他们宣誓在进入神庙的大门后放下国家身份,作为一名奥运选手进入竞技场,即使是一个投机的动作也不能做,如果你是斯巴达人,那更是如此。古人在 3000年前办到了,我们现在能办到吗?

    超越国家的共同身份在现代得到了实现——奥林匹克休战、奥运村、闭幕式都是不分国别的。在开幕式上运动员高举背后的国旗,作为国家队进场;但是在闭幕式上,他们则不分国籍地一起出现,因为此时他们已成了奥运伙伴。这是一种信念的象征表达,即为了实现真正的人道主义,我们必须至少暂时放下对各自国家的忠诚。奥运难民代表队的成立将在赛事中成为这一信念的强大体现。

    在里约奥运会上他们将成为每个人支持的次队。不过问题是,如果我们遵循古代奥林匹克精神的话,那么难民代表队不该成为我们首要支持的队伍么?如果国际社会可以在里约奥运会上因为一支运动队而团结起来,那么他们能团结一心,解决更迫切的挑战(难民问题)吗?——毕竟这才是组建这样一支运动队的本意。

(责编:燕勐、员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