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0月16日电 (李警锐 杨牧) 15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访英前夕,《英国发展报告(2014~2015)》发布会暨中英关系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中英关系发展的“黄金年”,中英合作的前景是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
习近平将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将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与会专家认为,出访将充分体现两国经贸合作的未来方向,核电、金融、人文等领域都是重点领域。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展鹏在论坛上表示,中英战略性合作态势加强,双方高层往来增多,顶层设计对中英双边关系的战略导引性明显。英国正在成为西方国家中发展新型对华关系的“新典范”。
以务实、包容、开放、共赢为特征的新型中英关系正加速形成。自2004年中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建立了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战略对话、经济财金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等几十个高层次对话机制,就双方关切的重大事务保持密切、及时、充分的沟通,双边关系稳健发展。
中英合作互补性增强 投资与金融系亮点
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习主席访英将为两国深化和拓展经贸合作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南京大学英国与英联邦研究中心教授陈晓律指出,中英在基础设施合作建设领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和前景。比如中英首个核电项目、高铁二号线,这也是中方提出产能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能够实现对接的领域。
“中英实现了新的经济上互补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冯仲平表示,过去中国看重西方的资金和技术,西方国家看重中国潜在的市场和廉价的产品。“这个时代没有完全的过去,但是新的互补性正在形成,表现在欧洲非常渴望中国投资的到来。”
冯仲平说,新的互补性还体现在中国对英国的服务业越来越重视。“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向消费型转变,这会对整个中英经贸关系带来更多的机会,因此金融合作成为中英关系的重中之中。”
此外,作为双边关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中英人文交流也日趋繁荣。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处长杨晓春指出,两国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呈现出品牌化、机制化、常态化趋势,双方合作注重面向基层面向民众,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与人文交流。
中英关系超越双边范畴 或引起连锁反应
“中英关系是虽然是双边关系,但是会引起很多连锁反应。”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在论坛上指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中的重要国家,英国是会产生系统性影响的国家。
崔洪建以中英金融合作为例,他指出,金融城伦敦近年来希望通过人民币交易业务保持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人民币业务也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此次习近平访英若能推动更多金融合作,那么巴黎和法兰克福也会产生新一轮的联动。”
《英国发展报告(2014-2015)》中也指出,“中英投资和金融关系已经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示范意义和全球影响。”
报告指出,双边关系在克服一些既有障碍的基础上,在战略性、务实性和示范性上取得新进展。两国在经贸、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领域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中英在产能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领域的合作前景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习近平主席即将对英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必将成为两国关系发展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