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英国频道>>姜敖 专栏

他乡月

姜敖

2014年09月03日09:18    来源:人民网-英国频道    手机看新闻

    周末。

    小睡了一会,不沉,瓢泼的雨声就把我惊醒。梦得七零八落,索性不睡了,拿起手机,跳出一则预设的备忘提醒:记得交稿。

    看着这个提醒,心里突然涌上一股别样的思绪:如果不是那天编辑打电话跟我约中秋稿,我一点儿也没察觉到中秋已经近在咫尺了,有点措手不及。

    在我看来,去年的中秋还没过多久,自然没想法去关注今年的中秋该是何时。或许说,我是刻意不去记得它,因为对于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这不见得是个让人多么期待的日子。

    记忆中在英国度过的中秋,刚好是在周末的实在不多。不是英国的传统节日,自然公司也不会有专门的假期。再加上每年这个时节都是比较忙碌的,请假更是不太可能, 所以那些被上天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中秋大多就在浑浑噩噩的忙碌工作中度过了,最多不过就是工作结束后和朋友们一起吃饭聚聚,但是遇上加班的夜晚,那顿饭也是没法吃了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悠闲的赏月赏花自是没有机会,再加上最亲的人不在身旁,过中秋的实在意义也减低了不少。一直以为自己长大了,更坚强了,好像每年的中秋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深刻。但其实静下来细想,不是不深刻,反之,因为太深刻,必须要刻意隐藏住, 压抑住。人的情感,其实都有一种惯性: 对于触不到的,即使再思念,也要刻意压低隐藏, 因为思念是蛀虫,一口一口,会把心咬得疼。少碰触,不去想,自然就会少些思念,少些愁。

    然而,思念就像颗种子,本来只是埋在地下,要枝繁叶茂还要好些日子。中秋却像催化剂一样,让种子迅速膨胀起来,破土而出,蔓延开来,结出枝藤,悉悉索索地伸出来,虽然只是轻轻撩拨你的心,但是心却被惹得突然一阵收紧,莫名惆怅。继而那无法和在十万八千里以外的亲友团聚的伤感是汹涌澎湃发酵开来, 好似不仅要把之前刻意压抑的那些情感都如数补回来,而且还要,加倍。

所以,中秋,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过的从来都只是一种心情。

    <他>

    回头想想留在“他”乡的理由,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故事。 且把这些故事也都称为“他”吧, 这里的“他”涵盖了不同的“ 他方”因素。

    有的人留下来,是因为爱情。心爱的人因为各种原因留下来了,对于爱情至上的人来说,无论如何不要变成异地,自然也就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有的人留下来,是因为学业。知识是无止境的,读完了本科,想想再继续读个硕士或者到博士,或者留下来再读个其他的学位。

    有的人留下来,是因为工作。有海外工作背景的人,在现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还是受欢迎的,毕业之后如果就找到一份待遇和前景都不错的工作,积累海外工作经验,可以为日后回国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有的人留下来,就为了证明自己,给自己或者周围的亲友一个交代。这部分人对于工作有抱负,但是留下来找工作更重要的是想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的实力。因为英国是非移民国家,毕业后要留下来工作不容易,特别是以前还没有PSW(英国政府给留学生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的签证)的时候,只能靠公司办Work permit(工作签证),公司雇主要证明你比他们本国人更有能力,他们有非要雇佣你不可的理由,英国移民局才可以颁发工作签证,留你下来。留下来的人当然;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的实力。

    有的人留下来,是因为梦想。比如说,想自主创业,开拓国外市场,让自己的名字可以扬名国际。

    还有的人留下来,或许就是单纯的因为喜欢英国的生活方式,没有其他。

    也有人留下来,是因为几个原因的综合。

    除了以上列举的原因,我相信不同的人还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无论是出于何种考量,我们留了下来,变成了游子。因为这些“他”的原因,变成了“他”乡之人。

    <乡>

    在他乡的日子,即使再忙,即使有再多事情分心, 故乡的一切,总会隐隐约约不时闪现, 如影随形。

    你会思念, 在故乡的父母,外/祖父母,一年一年老去的他们,身体还好吗? 是不是又怕你担心,又报喜不报忧的隐瞒他们的病痛,告诉你他们一切都好?

    你会思念,去年才开始学说话上幼儿园的表哥的小女儿,搂着你的脖子缠着你教她认世界地图,会不会半年不回去就不记得你了?

    你会思念,去年还在襁褓中的堂哥的小儿子,现在是不是已经会奶声奶气讲话,舒展着小胳膊小腿满场子乱蹦了?

    你会思念,故乡的密友,结婚的时候穿着婚纱的她们是有多美,婚后的小日子过得是有多幸福? 是不是还会和他们的老公继续玩着热恋时的游戏,一闹别扭,就扯着嗓子喊:鬼才喜欢你!

    你会思念, 故乡绚烂的城市风光, 连绵的山峦, 潺潺的溪河, 幽幽的清风和青葱的四季。

    你还会思念,那清澈的童心,那充盈着激情与憧憬的年少轻狂, 那留在了故乡土地上的无忧无虑长大的你自己。

    如果思念不曾那么重,我们又何故在异地他乡里把留有的故乡记忆一遍遍重复放映, 一层层反复梳理?如果飘零真的在所难免,那么我们是否又如一枚落叶般,任它风吹而飘摇? 还是说,落叶要归根?出航的船只,最终的归宿是港湾。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归巢。奔波的游子,心中时刻惦记的地方是家。

    那天,和公司的同事一起去一家中国餐馆聚餐,看着窗户上贴的中国传统剪纸出了神。同事见我紧锁眉头,拍拍我肩膀,说:“想家了?”是的,想家了!在我刚踏上离家逐梦的旅程时,家已经在身后牵挂着我。那暖暖的小窝,滋养着一种温和恬静而又慵懒的情怀,让我眷恋,让我思念。此时,思念会疼,但是更是不可拒绝的美。

    写到此,脑海中又浮现起席慕蓉的《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月>

    月亮所以美为诗人称颂,皆因其不刻板而多变幻,盈亏圆缺,挥洒如许。只是可惜了这万般变化的月亮,无论实际圆缺,在游子看来它只有一种状态:亏而不圆。不在故乡亲人旁,那月亮即使是圆也是缺。在故乡亲人身旁,那月亮即使有缺也是圆。

    虽说现在已经过了鸿雁传书的时代,科技的发达也使我们不用再矫情的说”我想家人了就看看月亮,因为那里印着他们的笑脸”,直接一通可视越洋电话,祝福的话也说了,开心的笑容也看到了。但是, 这还是无法能和那些坐在他们身边,帮他们切月饼,递到他们手中,挽着他们胳膊弯谈笑风生的实实在在, 触手可及的温情中秋相比.

    有人也许会问,既然如此思乡,为何不直接彻底回去?理论上虽说可以如此执行,现实上这却不是可以直接买张机票就拍拍屁股走人这般容易。我曾经不止一次听见身边的朋友说,我想回国,但是说了几年都没有成行,不是不想回去,而是现实上必须还有所考量。

    不能那么容易就下定决心回国的理由在现实中又有不同的版本。或许是他们已经在这里安家,有了牵绊,特别是已经有了孩子的家庭, 涉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两边的教育哪边会更适合自家孩子的成长,回去以后找什么学校使两边的教育可以做最好的衔接等等因素都是需要好好考虑的。或许是他们在他乡的事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回国要找份待遇,机遇各方面匹配的工作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企业文化的问题。亚洲的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的概括或许有夸张的地方, 但是普遍的高强度工作让不少人打退堂鼓。有朋友也许会说,英国也有起早贪黑,每天睡2,3个小时不到的时候,是,有这样的情况,但要看职位,看季节,看项目,还要看小组领导者的工作方式。当然,国内也有相对来说比英国轻松些的工作,但是我们在这里比较的不是个体,而是大趋势。另外,又有一部分人,或许是他们的自主创业在这边已经有所成就,但是所在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还不明朗,回去的时机尚未成熟等等。。。。。。

    这些两难选择题纠结了很多人,就这么一年一年的考量下去,也不得不继续沦为他乡的游子。月亮,也就继续那么亏而不圆下去了。

    回想在故乡的中秋,夜深后,素色清辉。在月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温柔,就连偶尔不知从谁家传出的狗吠声,在月色的陪衬下,也显得那么温馨。睡觉翻身时,偶尔半眯着眼睛看到从窗帘缝隙中透出的一丝温柔月光,就会十分满足地微微一笑,很快地继续进入甜蜜的梦乡。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这幅画面, 是曾经垂手可得的幸福,而今,却是奢侈的期望。

    <尾声>

    今年的八月十五,我又在异乡。

    心事缱绻,似是排遣,难以排遣,终不排遣。

    思念,那么长。

    中秋夜,他乡月,月光似粼粼故乡水,载着我思念的扁舟,忘情的向着故土划动。一路上,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情在眼前绚丽转换,美丽的景致一遍又一遍将我的梦境装点。我已分不清,那是梦,还是非梦。 

(责编:张茜、燕勐)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