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英国频道

英国那些没有律师的律师行

2013年10月30日09:0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伦敦华埠罢市,“绅士法官”批评移民局钓鱼式搜捕黑工行动违规,但华人老板大多不谙法律,以致敢怒不敢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贞驹律师行大内总管“甜蜜蜜”及“小灵精”不约而同收到电话,求助者表示:他们委托的律师行被警方“封铺”,担心提交了的申请会受到牵连。原来当局近日在多个城市同时进行了突击行动,包括伦敦、约克郡、伯明翰及达拉谟郡等,拘捕了十四人,他们涉嫌运用假资料协助非法移民,行贿及洗黑钱。事件涉及一间自称“律师行”的公司,在多份中文报章都有大型广告。“律师”行在今年三月份已失去移民办事的牌照,但仍大肆宣扬“高效率”的移民签证服务!

华人选择律师服务真的要加倍小心。英国律师主要分事务律师(Solicitor)及大状,即讼务律师(Barrister)。两类律师的称号都有严格的受法律限制,不能随意使用。可惜,英国法例并不规管中文的称号,结果,不少移民事务所虽然没有英国事务律师(Solicitor)的资格,也可在中文报章广告上大张旗鼓使用“律师事务所”的称号,令人难分真伪。这个问题在中国反倒不会出现,因为律师名号在中国也是受到法律严格监管的,律师及律师持牌人都要由国家中央及地方司法局注册批准后才可以执业及登报。

英国政府多年前成立了“移民专员办事处”(即英文OISC)监管所有提供移民法律服务的从业员。所有代办移民事务的人员,若没有律师资格,均需要注册。然而,OISC登记注册并不困难,没有英国律师公会严谨的专业架构,变相成为了一个提供注册的机构。这次被搜查的公司便是最好的例子,虽已被OISC撤销登记半年之久,但直至被“封铺”时,还可在报章上大登广告。广告上仍然打上OISC注册的号码及标记,令更多人受骗。苦主不但交付了所有费用、申请材料也交了给“律师行”。事发后,打电话当然无人接听,跑到“律师行”,只见大门深锁。多方打听下,才知是被“封”了。钱固然丢了,最麻烦是护照及相关材料也不知所踪。跑到警察局,警察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结果要由我的律师向警方及内政部交涉。更严重的是,这“律师行”还提供“上诉”服务,但苦主对上诉档案号码、上诉的理据等均一无所知。

不少人打电话来咨询时会说:“其他律师行的收费只有你们的一半。”当我们解释分别时,咨询者往往都不大相信,或本着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心态,甘心冒险。香港人俗语有说“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骗徒会教导儿子,不要贪小便宜,便不会受骗,正是此意。英国律师公会对律师的水平及操守要求,相比其他行业,可说是最严格的。每个客户不单知道律师会怎样处理每件个案,还会白纸黑字详细列出所同意的事项、程序等。客户不可能不知道申请所用的方法,证明文件的内容及应用的条例。同时,文件又一定会存档,包括内政部的收据或档案号码等。纵使律师行被“封铺”,律师公会也会委托另一专业律师行,实时通知当事人,接手处理所有未完成的个案。

一些咨询者也会因为我们律师行对申请材料的要求十分严格,而找其他“律师行”。但试问,如有“律师行”可以协助取得客户本身也不能提供的证明文件。这些“律师行”可信吗?前文提到的“封铺”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正是被控行贿及协助非法移民。最可惜的是,很多申请人本身其实完全符合移民法例的条件,但却因为怕麻烦或误信这些“律师”能协助代为出示文件。结果,因为“文件”非法,原来是合法的申请人竟变成了非法移民。英国移民条例第320(7A)及(7B)条例说明,如提交不正确的资料或文件,即使申请人是否知情,申请都会被视为非法运用假资料而被拒。最严重的是,用假资料后将会被拒签十年之久。

但英国始终是文明社会,我们的大状“小绵羊”就常说:“我现在打的官司就是320(7A)及(7B)。被控用假资料的申请人如果是无心犯错,没有企图特意瞒骗内政部,特别是相关文件并非申请的主要部份,我都有把握推翻被拒十年的决定。在这方面,我是首屈一指的。”我赞同说:“其实很多申请人是被误导的,不知道无良的所谓专家会使用虚假或错误的资料代为申请。他们事实上是不知情,如因此被拒十年是很可惜。希望客户们明白选用专业律师的重要性。”“小绵羊”笑道:“那我不是很快就要失业了﹖”

(作者为英国李贞驹律师行董事,李贞驹律师日后将继续为华人分析及评论英国各方面的法例问题。如有任何疑问可寄电邮至uk@people.cn人民网会代转李贞驹律师。资料只供参考,法律如有改变,以官方公布为准。篇幅所限,任何提出之查询,将整理后提出重点讨论。个别之查询,恕未能逐一回应。)

(责编:周琳、李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