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英国频道

英国研究生院老师的危机感

寄自英國

2013年10月28日08:1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英国研究生院老师的危机感

原标题:老师的危机感

  每学年的头两周,英国大多数大学的研究生院都弥漫着那么一点兴奋与不确定的气氛,因为这两周是给学生考虑选课的时间。英国硕士学制大多隻有1年,除了主修课之外,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在全大学的范围内选择3至5门选修课。大概也正因为英国学制短,大部分硕士生对选课这件事都特别在意,以免把难得的学习机会浪费在无用或无聊的课程上。因此,头两周他们显得格外忙碌,穿梭于各个系各个教室之间,尽可能地去试听所有自己有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然后自己给每个课程打分排序,再向研究生院提交选课表格。

  每一年老师们在这两周也最为紧张,因为学生对课程的挑选自然给每位老师都造成一种“危机感”:谁不希望自己的课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尤其英国大学对选修课程一般採取完全“市场化”的管理,每位老师都要自己去争取生源,这可是个不小的任务。比如在我工作的肯特大学,每个研究生有几百个课程选择,如果寄希望学生能“碰巧”从密密麻麻的课程目录中相中你的课,那结果肯定会让你大为失望。因此,要保证自己课程赢得人气,必须要“主动出击”。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觉得在英国大学裡任教压力颇大,因为大牌教授还可以依仗名气保証不错的生源,而对于普通学者或者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来说,要打造课程品牌就不仅得是个满腹墨水的演讲家,还得是个一流的推销员。在每个学生穿梭各课堂的同时,每位老师也奔波于各种新生活动现场,宣传自己的课程。比如新生欢迎酒会中争取和更多的新生一对一聊天,比如在各类新生研讨会活动中留下课程说明册或者课程宣传单,再比如周末发出有趣的电邮,提醒感兴趣的学生上课的时间与地点。再比如有的学院还会统一组织“选修课介绍大会”,请相关老师来“推销”自己的课程,这裡幽默风趣自不用提,还必须直切重点,因为每个人隻有3-5分鐘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以及学习这类知识的意义。

  所有这些努力只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走进自己的课堂,而他们当中有多少能最终选择该课,还未可知。这种“危机感”倒是激发了我的换位思考,平衡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比如我开设的“科技社会学”课程,要是只谈海德格尔、波普尔这些老先生,我估计学生会觉得还不如买经典回家自己看。而老师最不能取代的作用是发掘那些学生不曾留意的知识,比如他们热捧去年007的新电影,但未必留意那着名的阿斯顿·马丁轿车其实是3D打印的成果﹔比如他们也许期待着明年的巴西世界杯,但未必关注过那开幕“第一踢”将由一个残疾少年用杜克大学新研制的超级假肢完成。后来选择我的课程的学生中还有文学系这类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的学生,他说:“虽然和今后职业没直接关系,但这门课能让我活得更聪明更明白。”我觉得这是对我教学的最高评价啦!

  (寄自英国)

(责编:周琳、李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