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倫敦12月16日電(白天行) 英國中國商會(CCCUK)15日在倫敦正式宣告成立,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出席成立儀式,並在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與英國中國商會聯合舉辦的演講會活動中,向中英工商界介紹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有關情況。
以下是他的演講內容:
《“十三五”規劃是中英合作新機遇》
尊敬的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裡先生,
尊敬的英國中國商會會長司丙軍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
我很高興出席48家集團俱樂部和英國中國商會聯合舉行的演講會。據我所知,這是英國中國商會成立以來舉行的首場活動。我願借此對英國中國商會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賀!
今天演講會的主題是中國“十三五”規劃。不久前,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制定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我清楚地記得,2010年我來英國履新不久,中國出台了“十二五”規劃建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英國各界也十分關心。為此,我在英國主流大報撰文,多次接受採訪、發表演講,介紹“十二五”規劃。
這次,中國制訂“十三五”規劃更是舉世矚目,因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體量越來越大,對世界的影響也愈加明顯。此外,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亟需新的增長點,而作為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的中國正在進入戰略調整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規劃將引領中國經濟走向何方,自然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在座各位長期關心和支持中國發展、積極參與中英各領域合作。我願利用今天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中國“十三五”規劃,並與大家共同探討“十三五”規劃給中英關系帶來的新機遇。
“十三五”規劃將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它將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發展階段邁進的艱難躍升,將是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沖刺,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一程。規劃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十三五”規劃針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確立了新的系統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這五大發展理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因此,“十三五”規劃以這五大發展理念為主線,這五大發展理念將貫穿中國今后五年發展全過程。
我認為,讀懂“十三五”規劃,關鍵在於理解五大發展理念。
首先,創新發展。創新位居五大理念之首。“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到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我們將通過優化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動,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我們將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實施一批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建設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創新基礎平台。我們將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體制機制。
第二,協調發展。謀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著力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正如規劃建議指出的,要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我們將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更好輻射帶動其他地區。我們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培育若干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的增長極。我們將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第三,綠色發展。“十二五”期間,中國加緊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取得了較大進步,但總體形勢仍十分嚴峻,主要環境問題依然突出。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淨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越來越高。“十三五”規劃將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將是中國第一個通篇貫穿綠色發展理念與舉措的五年規劃。中國將繼續推進節能減排,優化能源結構,升級能源產業技術﹔繼續健全資源節約循環利用體系,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加大突出環境問題治理力度,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生態文明法治建設。
第四,開放發展。中國將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我們將秉持親誠惠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聯結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貫穿歐亞大陸和非洲部分區域。一方面,“一帶一路”將進一步優化中國經濟發展的空間格局,促進中國中西部地區和沿邊地區對外開放,推動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型經濟率先轉型升級,進而形成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打造的東起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的經濟帶,是世界上跨度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新興經濟帶,將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打造相關國家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第五,共享發展。中國的改革發展,始終沒有忘記民為邦本的初心,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此次規劃建議提出共享“十三五”,13億人一個都不能少。未來五年,我們將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使中國剩余的7000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共同進入小康﹔加強義務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努力實現全覆蓋,實現2020年全民參保、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全國統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繼續推進司法改革、戶籍改革、收入分配等各項改革,不斷完善基層民主制度,更好保障人人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女士們,先生們:
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在《詩經》中就曾有這樣的夢想“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這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小康社會”一詞的濫觴,同時也表明了“達則兼濟天下”的中國傳統理念。今天,“十三五”規劃標志著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中國發展的新藍圖和新方向,也為中國的對外合作,特別是中英合作提供了新機遇。
一是貿易投資合作新機遇。“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推動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要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放寬准入限制,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同時支持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未來中國的市場將更開放,英國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將更受歡迎。英國企業赴華投資將面臨更加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中國企業也將進一步加大“走出去”力度,將有更多中國企業來英投資興業。
二是金融合作新機遇。“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決定將人民幣納入其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也在穩步推進。倫敦是重要國際金融中心。中英在增加兩國本幣互換規模,打造倫敦人民幣業務離岸中心,推進“滬倫通”可行性研究等領域合作前景十分廣闊。雙方還將加強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投行等多邊金融機構的合作。
三是創新合作新機遇。“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產業創新和機制體制創新。英國是世界上富有創新精神的國家,擁有成熟、穩定的創新激勵體系。英國在科技、文化、創意等諸多領域均有出類拔萃的表現,擅長通過創新形成產業優勢,打造國際競爭力。中英可進一步提升雙邊創新合作水平,建立完善創新合作伙伴關系。
四是區域化、城鎮化合作新機遇。“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區域發展戰略,強調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同時推進城鎮化建設,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研究城市規劃的國家之一,建有發達的大倫敦都市圈,目前又在打造“北方經濟中心”。可以說,英國在城市規劃方面既有完備的規章制度,又有先進的成功經驗。中英在區域化、城鎮化發展領域交流與合作潛力巨大。
五是綠色合作新機遇。“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新貢獻。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發源地,在工業化過程中經歷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曲折過程,積累了很多發展綠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值得中國借鑒與汲取。隨著近來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新的成果,中英兩國將不斷合作推進有關進程。中英兩國還將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六是社會服務保障合作新機遇。“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增加社會服務供給,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等。中英雙方簽署了衛生合作備忘錄,在醫療衛生方面已經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社會服務保障將成為兩國合作的新亮點,並為雙方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女士們,先生們,
“十三五”規劃標志著中國的發展進入新的轉型升級征程,同時“一帶一路”戰略正將中國和英國連接得更加緊密,中英關系已經進入一個持久、開放、共贏的“黃金時代”。這樣一個歷史新時期,對中英兩國企業及企業家們來說,是一個“三期疊加”的戰略窗口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期,是一個千帆競技、百舸爭流的勇者爭先期。鄧小平曾說:“沒有闖的精神,沒有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毛澤東也留下不朽的詩句:“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兩位偉人講的是一個真理,那就是,要干出一番事業,必須“闖”字當頭,“爭”字當先!
各位企業家們,現在正是你們爭朝夕、闖天下、展宏圖的大好時機!讓我們共同努力,不斷打造新亮點,推動中英經貿合作再上新台階,推動中英關系在“黃金時代”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發展!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