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英國頻道

  

從《神探夏洛克》看數碼轉型(環球走筆)

徐德林

2014年02月13日08:13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英劇《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年初開播,此劇首開先河地向中國優酷網提供了海外唯一同步跟播權,並提供官方中文字幕。等待兩年之久的中國粉絲紛紛早起或熬夜,享受一場零國界的網絡狂歡:一邊狂刷視頻追劇,一邊討論、吐槽、做彈幕。該劇上線6個小時就有143萬次的播放量,很可能打破優酷網英劇單集點播紀錄。

  在以數碼轉型為特征的新媒體時代,觀眾對影視作品的期待,不僅是既往的想象性滿足,還包括觀看前后的交互體驗快感。作為網絡狂歡的關鍵中介——優酷網堅持“快者為王”,聯合眾多合作伙伴開拓高度數字化或數碼化的“三網合一”,打通電腦、iPad、iPhone的通道,粉絲們在交互式觀看、搜索、上傳、討論的過程中,體味著“大家好、真正好”的快感。

  因此,有評論家指出,新媒體將傳統影視制作手段和現代高新技術、現代營銷方式結合,為更多優質和有影響的個體提供表達自己的機會,也為網絡受眾帶來新內容,為影視業發展儲備新生力量,扶植今天的小片成為明天的大作。

  2011年《時代周刊》的一篇文章說:“如果我們要為正在經歷的10年和未來的10年、20年找到文化的關鍵詞,那麼這個詞就是iPad。”無疑,以iPad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和平台,在某種程度上使我們更快地進入了“自媒體”,在不需任何審查的情況下實時向世人發布我們所感知的一切,促成大家以空前、直接的方式聯系在一起,造就網絡狂歡。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如“棱鏡”監聽丑聞所反映的,有一種現象叫“‘老大哥’在看著你”。“老大哥”美國的監控系統,覆蓋了全球每一個移動通信平台,把握了全球不同民族、不同國別、不同文化的民眾心理。這也警示人們,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如何通過差異性方式的尋找,解決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問題。

  3D技術正在取代2D技術成為影視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作為視聽藝術、時空藝術的影視,正在二維的平面藝術上創造第三維的幻覺。倘若第三維的幻覺能夠成為一種真實,那麼關於影視的一切都將發生改變,包括敘事結構、美學原則。就像柯達公司破產所暗示的,高度倚重數字化的3D電影,或許正在加速膠片電影的死亡。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說,“我不知道未來的電影是什麼”。

  數碼轉型在改變影視的敘事結構和美學原則,讓人享受視聽狂歡的同時,勢必改變人類社會的結構方式。數碼時代的移動平台、即時通信讓人們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同時,也引發“屏幕控”的出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割裂。我們在擁抱新媒體技術、影視制作數碼轉型的時候,也應提升自己對新媒體尤其是數碼轉型的認識,防止在網絡狂歡中迷失自己。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3日 21 版)
(責編:張茜、李倩)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