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英國頻道>>英國頻道專欄>>經濟 金融

邊境處清晨的來電︰投資者 VS企業家

李貞駒

2013年04月10日17:3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清晨五時半手機大響,一定是要緊的事。迫不及待拿起床旁的手機,果然是客戶在希斯羅第三機場邊境處來電求救。第一時間想一想可能出了什麼的問題。我的客戶十之八九是一百萬英鎊投資移民,出入英國邊境有何問題?入境官反覆查問客戶在英到底有沒有做生意,做甚麼生意。我解釋:客戶沒有做生意,只是投資英國債券及房產,有什麼不妥?

誤當投資移民是企業家簽証者

    入境官的態度開始不友善,要求知道我是誰。我告訴他我是Christine Lee﹝我的英文名字﹞。入境官問︰我知道你是李貞駒律師行的,但你本人是誰? 我回答︰我便是李貞駒。他開始粗聲大氣的說︰你已經說你是李貞駒律師行的,但你是哪一位律師?我再告訴他︰我便是那個李貞駒,李貞駒律師行的李貞駒!他不大相信的問︰你竟是李貞駒本人?

    我即時意識到對方可能資歷不高,對一些法例也不一定清楚,於是便平心靜氣的對他說:對,我就是李貞駒本人。你扣留的是一位投資移民客戶。這類簽証屬第一等別(TIER 1),以最少一百萬英鎊現金投資英國的股票或國債。客戶已經投資超過一百萬英鎊,且有更多保值用途的房產,不需要做任何生意。我提醒他,是否誤會客戶是第一等別的企業家簽証?入境官回了一句︰請等一下,就挂了線。過了一會,我再打電話詢問,入境官確認已讓我的客戶入境,隨后客戶來電告知已出了閘門。

內政部收緊開支衍生問題多多

    這類情況近來不時發生。英國內政部收緊開支,裁去三分之一資深移民官,另雇新人︰其中一半都沒有法律資歷,受訓約三星期便開始工作。他們按電腦指示向入境者查問,輸入答案后,電腦顯示應批准或拒絕入境。內政部提出新系統時,我與其他律師都十分反對,認為是節省開支的借口。新系統實行以來,內政部審批的水平也再三被人詬病。

    內政部在過去半年發現有很多留學生申請企業家簽証,一些尚未完成課程的學生也提出申請。這項簽証本意是吸引企業家在英創業或合資做生意,從而增加稅收,改善就業,投資額最少二十萬英鎊。這類簽証以往需要提供生意計劃書,列明資金如何運用等資料﹔可是,新制度為了簡化審批程序,隻要求交出資金的証明文件,卻忽略投資的生意是否可行。一些申請人把資金存入帳戶后,公司卻沒有運作,申請人則在外面工作或繼續升學。也有公司可能隻需兩萬英鎊本金,但為了符合資格才注資二十萬,簽証批出后便提走十八萬“不需要”的資金。

企業家簽証需提供商業計劃書

    內政大臣特蕾莎·梅針對有關問題,今年一月宣布收緊企業家簽証的審批,申請人必須有做生意或創業的意圖,同時投資款項需確實用於公司營運。不少早前入紙的申請者都收到內政部信件,要求出示商業計劃書。另外,也有簽証被拒的申請人前來咨詢,他們因為被指沒有做生意或創業的意圖而被拒。目前已獲企業家簽証者,內政部已發信解釋新政策,日后入境或續簽時也將受到更嚴厲的查証。內政部簡化程序,減少員工數量,結果卻引來機場入境官犯上甚為基本的錯誤,把投資者簽証當作企業家簽証,令正在美麗夢鄉的律師被人吵醒,最為難的當然是客戶無辜飽受扣留及問話之苦。我一向十分反對新移民考英文試的政策,但這次之后我覺得英文考試是必要的,但不是要新移民來考,而是入境處官員應要認識投資者及企業家的分別。(作者為英國知名律師、李貞駒律師行董事)

(責編:楊波、李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